日前,滕州市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成為棗莊市唯一一家成功創建的縣(區)。
近年來,市農機局以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為總抓手,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農機化呈現出“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態勢,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地支撐。截止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38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實施意見》,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各鎮街分別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織機構,為此項工作提供了行政保障,有力地確保了成功創建。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大力宣傳推廣實施農業全程機械化的重大意義,讓農民群眾家喻戶曉,人人明白,主動參與,為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全年爭取各級財政資金2900萬元,用于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機技術培訓、農機化信息建設。其中,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376萬元,共補貼各類農機具1013臺(套)。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重點發展高效植保、秸稈處理、烘干等全程機械化急需的機械,大大提升了農機裝備水平。實施了國家農機深松補助、省基層農機推廣科技創新研發項目和農機實用技術、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等培訓項目,一系列項目的實施為農機化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強化技術支撐。圍繞全程機械化六大環節,鞏固提升耕、種、收、秸稈還田機械化水平,補齊糧食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環節,切實提高了全程機械化質量。注重技術推廣,大力推廣小麥機收—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滅茬—玉米直播和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土地深耕(松)—小麥寬幅精(少)量播種兩個“一條龍”作業,重點發展糧食烘干和高效植保技術,開展了高效植保、糧食烘干等一系列現場觀摩活動,示范帶動薄弱環節農機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目前,高效植保、糧食烘干等短板機械增幅較大,全市飛防面積達到20余萬畝,高效植保機械化率達到90%。建成產地烘干中心8處,發展糧食烘干機20臺,年烘干能力達到20余萬噸,產地烘干率達到61%。
四是強化服務主體建設。目前,全市農機合作社達到195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12家。今年,鮑溝鎮鑫劍農機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社。農機合作社積極開展代耕代種、托管、土地流轉等服務,逐漸摸索出耕、種、植保、收、運、烘干等農機作業環節一條龍服務模式,農機合作社的服務能力有效覆蓋了全市,已成為全程機械化創建的主力軍,年作業服務面積占全市作業面積的60%以上。積極整合農機維修資源,打造集生產、管理、維修、銷售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農機4S店。目前,全市農機4S店3個。其中在建的東方紅農機4S店一期投資就達到了1000萬元。同時,鼓勵農機合作社大力開展“兩保”服務,建成維修服務中心6個,形成了全市農機維修服務全覆蓋,為全程機械化作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五是強化安全監管。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將紅線意識貫穿于全程機械化創建的全過程。層層簽訂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落實農機合作社、農機手的主體責任,健全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進行預案演練和安全培訓,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開展了農機“安全生產月”、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等系列活動,全年開展安全檢查130余次,有力地保障了全市農機安全生產。設立了“流動監理站”,推廣“監理站+”服務模式,推出“三卡一保”、“送檢下鄉”,進村入戶辦理牌證手續,在“最后一公里”搞服務。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m.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