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印發內蒙古小麥、雜糧雜豆、水稻、油料、蔬菜、甜菜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其中《內蒙古小麥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該《意見》旨在穩定提升內蒙古小麥生產能力,提高小麥單產水平、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推進小麥與玉米、馬鈴薯、向日葵等作物間合理輪作,推廣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優化種植結構,保障糧食安全,實現小麥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據了解,內蒙古小麥近年來種植面積約1000萬畝,并呈逐年增加態勢,在全國排名第12位,占全國小麥種植面積約3%,占全國春麥種植面積約45%,占內蒙古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產量占全國1.4%,占內蒙古糧食作物產量6.5%;平均單產約200公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0%。內蒙古有較長的小麥種植歷史,分布范圍比較廣,全區12個盟市均有種植。主要種植區域總體分為三大塊,即西部河套和土默川灌區;中部陰山山脈南北輻射區及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區;東部大興安嶺沿麓地區。內蒙古屬一年一熟制春麥區,也是我國春小麥的主要產區,居全國春小麥產區各省之首。為此,《內蒙古小麥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的總思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統領,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小麥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為目標,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政策扶持,推進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小麥生產穩定發展,提高小麥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對農民的增收能力,形成小麥生產發展、用地養地結合、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相互促進的綠色發展新格局。與此同時,堅持統籌資源與布局、統籌生產與消費、統籌生產與加工、統籌生產與科研、統籌政策與市場的原則,穩定保持小麥種植面積在1000萬畝。力爭到2020年小麥平均畝產達到220公斤。力爭到2020年河套灌區發展優質中強筋小麥150萬畝,呼倫貝爾市及大興安嶺沿麓地區發展優質強筋小麥300萬畝,中部陰山山脈南北輻射區及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區發展優質中筋及弱筋小麥200萬畝。通過加快科技創新、經營體制創新、加大政策扶持,實現增產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轉化增效。
此外,內蒙古發布的《內蒙古雜糧雜豆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內蒙古水稻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內蒙古油料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內蒙古蔬菜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內蒙古甜菜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分別明確了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主攻方向。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m.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