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東北省份吉林省舒蘭市的“舒蘭大米”新米上市推介會暨北京國際攝影周舒蘭專題展開幕式22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推介上,108幅舒蘭專題攝影作品在北京國際攝影周上展出。
開幕式于上午9時許在中華世紀壇劇場召開。舒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肖模喜主持開幕式,中國糧食協會副會長任智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任智表示,近年來,吉林省高度重視大米產業發展,立足優勢、揚長補短、突出品牌,著力提高吉林大米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大米產業市場化呈現良好勢頭。舒蘭市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資源稟賦,結合自身特點,通過打生態牌,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打文化牌,提升當地產品內涵;打組合牌,凝聚企業力量;打特色牌,彰顯品質特征;打營銷牌,拓寬市場渠道;為逐步形成大米區域特色品牌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經過中糧協組織專家多次對舒蘭實地考察調研,認為舒蘭市的大米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從質量上來說,在全國來說都具備很強的優勢,特別是舒蘭市委、市政府對稻米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通過整合區域資源構成產業集群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我們命名舒蘭市為“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相信對于推動舒蘭市稻米產業乃至糧食行業發展必將發揮積極的助推作用,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造福于我們舒蘭老百姓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
東北是滿族文化的發祥地,“舒蘭”為滿語“果實”之意。位于吉林省東北部的舒蘭市地處長白山腹地,土地肥沃,山青水綠,享有“貢米之鄉”美譽,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和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2017年被批準為國家首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全市幅員面積4559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耕地面積15萬公頃,水稻年產量達45萬噸以上。
近年來,舒蘭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生態市目標定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建設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生態農業。圍繞著好山好水好大米,突出打造了“舒蘭大米”這個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糧油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今年前不久又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美譽。
推介會上,吉林省舒蘭市副市長張建成介紹,舒蘭大米之所以“優質”,與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自然條件有關。“在產地上,舒蘭大米種植區域處在北緯43度世界黃金水稻種植帶,位于第二松花江流域拉林河上游。在生態上,舒蘭大米更是具有四個不可復制的特點:空氣潔凈、土壤肥沃、水質優良、氣候適宜。”張建成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
據悉,為保證舒蘭大米品質,舒蘭市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強舒蘭大米產業,傾心打造“舒蘭大米”這張白金名片。張建成介紹,舒蘭現組建了舒蘭大米協會,并成立農業投資發展公司和凈土稻心大米銷售公司,在杭州建立舒蘭大米直營旗艦店,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整合2億元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稻鴨共育、稻蟹共育等綠色種養模式,到2020年全市水稻種植區將全部建成高標準生態水田。”張建成說,同時還將建立覆蓋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的“舒蘭大米”標準和質量追溯體系。而在銷售方面,拓寬線上銷售渠道,積極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全國第一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產地倉就落戶舒蘭,京東商城“中國特產•舒蘭館”現也實現全面運營。”張建成介紹,在文化推廣方面,通過開展“最美稻農”“種田能手”等評選活動,充分展示舒蘭人“農匠”精神內涵,宣傳“舒蘭大米”歷史文化、地域特色、傳統種植等獨特資源優勢。
記者注意到,“稻花香2號”系推介會上的主角,倍受矚目。富含維生素B1、B2、葡萄糖、麥芽糖、蛋白質以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的稻花香米外觀晶瑩透亮、米粒飽滿,蒸煮時飯香四溢,飯粒油亮,營養價值極高。
本次推介活動是舒蘭市第一次在北京,依托北京國際攝影周這樣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平臺,借助攝影藝術家和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力量,用攝影藝術的方式最直觀地推介稻米文化和良好生態資源,展示舒蘭改革開放和農業發展的精彩瞬間,展示舒蘭人民昂揚的精神風貌、火熱的生產生活、多彩的風俗民情,見證舒蘭農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走向繁榮興盛的新時代。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東北三省時指出,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對此,張建成表示,舒蘭市未來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開幕式后,糧食行業嘉賓、北京舒蘭商會代表、舒蘭水稻種植合作社代表、舒蘭市大米協會代表、舒蘭大米北京經銷商代表等參加了舒蘭大米高端論壇。
大米加工設備_大米加工成套設備_大米加工生產線_大米加工機械_大米加工設備多少錢_大米加工設備價格_大米加工設備廠家_環球糧機網【m.tylerquinnfamilydental.com】